传承价值

晋南威风锣鼓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富有传统的民族特色,又具有强烈现代化意识,对历史的延伸、衔接和发展,对于民族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晋南威风锣鼓由于自身创新不够、表演者老龄化、后备专业人才流失,以及市场活力不够、演出费用低等问题,导致晋南威风锣鼓受到冲击,逐渐落没。

传承人物

王振湖,男,1953年3月出生,翼城县东下坪村人,1961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曾任临汾地区文化局副局长,并一直担任锣鼓协会会长。王振湖从小喜爱威风锣鼓,经常参加威风锣鼓表演,长期从事与威风锣鼓有关的文艺工作,对威风锣鼓的源头、曲谱、音乐、服饰、乐器制作、文化产业、传承保护等方方面面进行过深入研究和探索,编著出版《威风锣鼓的发展》等著作10多部。2009年5月,王振湖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查看更多

保护措施

2019年7月,临汾市群艺馆作推动晋南威风锣鼓走进社区,组织公益培训,组建社区晋南威风锣鼓队。

2019年11月12日,临汾市群众艺术馆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晋南威风锣鼓的保护单位。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评估合格,临汾市文化馆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