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杨梅

杨梅历史

杨梅发展

  杨梅是中国南方的一种传统水果,其发展历史悠久。据考证,杨梅栽培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在宋代,杨梅开始被人们广泛栽培,并因其美味而备受推崇。明清时期,杨梅的栽培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江南地区重要的水果之一。
  在明清时期,杨梅被引入台湾,逐渐在该地区得到推广和发展。20世纪初,杨梅逐渐走出中国,传入东南亚和其他国家,成为当地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栽培技术的提高,杨梅的品种日益丰富,产量也不断增加。如今,杨梅已成为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水果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杨梅发展

远古时期

杨梅的生长和栽培历史悠久,据对世界稻作农业发源地之一的浦江上山文化遗址科学考证,早在10000多年前,上山人已开始食用野生杨梅。20世纪80年代,在浙江河姆渡遗址的挖掘中就发现了野生杨梅核,距今也有7000多年的历史。

西汉时期

西汉时期的陆贾(公元前240-前170年)《南越纪行》载:“罗浮山顶有湖,杨梅、山桃绕其际。”此处所说的罗浮山,在广东境内。广东罗浮山区至今仍是杨梅的著名产区。南越国宫苑遗址出土的植物有40多个种类,其中就有杨梅。

南朝时期

南朝梁江淹《杨梅颂》称杨梅“宝跨荔枝,芳帙木兰。怀蕊挺实,涵黄糅丹。镜日绣壑,霞绮峦。为我羽翼,委君玉盘。”这是古代文人对最早最高评价。后来,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评曰:“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则评价更高。

宋朝时期

"宋代诗人平可正诗曰:“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胜河溯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南宋诗人陆游对杨梅赞美更高:“绿荫翳翳连山市,丹实累累照路隅。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颌得骊珠。斜插宝髻看游舫,细织筠笼入上都。醉里自矜豪气在,欲乘风露扎千株。”把杨梅比作“骊珠”,说明杨梅在南宋时期确是身价超出百果。

明朝时期

"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刘文泰等编著的《品汇精要》称圣生梅、白蒂梅。明·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本草纲目》载:“因它形如水杨子,味似梅,故名……杨梅树叶如龙眼及紫瑞香,冬月不凋。二月开花结实,形如楮实子,五月熟,有红、白、紫三种,红胜于白,紫胜于红,颗大而核细,盐藏、蜜渍、糖收皆佳。”对杨梅性状、果实品质和储藏方法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

清朝时期

清·黄元御《玉揪药解》载:“杨梅生瘴疠之乡,其味酸甘,多食损齿伤筋。惟桑土者不酸。林邑生者,实如杯盎,青时极酸,熟则如蜜。酿酒号‘梅香酽’,土人珍重之。”清·陈淏子《花镜·花果类考·杨梅》也有类似记载:“每遇雨,肥水渗下,则结实必大而甜,若以桑树接,杨梅则不酸。”

欢迎来到杨梅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