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福建侯官县人,中国清代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英雄。 林则徐是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历官翰林编修、浙江杭嘉湖道、江苏按察使、东河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职。在江苏整顿吏治、平反冤狱、兴修水利、救灾办赈;在湖广大力开展禁烟运动。道光十九年(1839年),以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虎门销毁。该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战争爆发后,令广东军民严阵以待,使英军在粤无法得逞。不久后被构陷革职,遣戍伊犁。期间曾奉命赴浙江镇海协防,并留开封襄办黄河决口。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获起用,历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加太子太保。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再任钦差大臣,奉命镇压拜上帝会起事,途中病逝于潮州普宁。获赠太子太傅,谥号“文忠”。有《林文忠公政书》等作品传世。 林则徐一生遍历地方,治绩卓著。虽在两广抗击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由他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及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是“晚清第一名臣”、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 [76]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原名子城。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升迁内阁学士,兵部侍郎和礼部侍郎。咸丰二年(1852年)奉命前往南下主持乡试,途中其母去世,获准还乡,丁忧守制。咸丰三年(1853年)又奉谕组建湖南乡勇,即“湘军”。次年于田家镇大胜北伐的太平军。同治三年(1864年)攻陷天京。次年奉命赴北方镇压捻军起义。同治五年(1866年)被清廷赐予一等“毅勇”侯封号,是文官中获此封爵的第一人。同年在安庆大营建立起官办学局,重印经史典籍。同治六年(1867年),拜大学士。次年出任直隶总督。同治九年(1870年),奉命调查并处理“天津教案”。因对西方列强采取谋求和解的策略,次年又被调回南京原任。同治十一年(1872年)病逝。 曾国藩善于讲“道德”说“仁义”,对程朱理学推崇备至。促使清地方官员中满汉比例变化。“外轻内重”的局面开始出现。曾国藩工诗与古文。其诗宗苏轼、黄庭坚,雄峻排奡;其文宗法桐城而能扩大,变雅洁为雄肆。曾国藩还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中国近代民族英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左宗棠在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举人,后来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任湖南巡抚骆秉章幕僚,参赞戎机,抵抗太平军。后由曾国藩保举,特旨为四品京堂,率兵号“楚军”,与太平军作战,为扭转战局之关键人物,历官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协办大学士,封恪靖伯。光绪元年(1875年)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讨伐阿古柏,收复失地。中、俄伊犁交涉中,主张“先之以谈判,继之以战阵”。光绪七年(1881年),任军机大臣,调两江总督,后病殁福州。 左宗棠是清末湘军首领之一,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收复新疆维护中国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其还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士,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者、近代中国国家主权完整的捍卫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者、传承者。与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磨店乡(今属合肥市)人。中国晚清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世人多称“李中堂”。 李鸿章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早年随业师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与捻军起义,并受命组建淮军,因战功擢升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累加至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肃毅伯。期间参与清廷在外交、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重大事务,先后创办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上海广方言馆等洋务机构,又组建了北洋水师。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覆没,战后作为特使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被启用为两广总督,翌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参与“东南互保”,并奉命北上谈判。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李鸿章与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同列强签订《辛丑条约》,不久后病逝于北京,享年七十九岁。死后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慈禧太后视为“辅佐中兴,削平大难”及“匡济艰难,辑和中外”之人。同时西人有视之为“当世三杰”“中国俾斯麦”者。但因其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之个人问题,也招致诸多批评。
张之洞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又号香严,晚年自号抱冰老人。原籍直隶南皮(今属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生于贵州贵阳六洞桥。曾任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中国晚清重臣、后期洋务派代表人物。 1850年,张之洞回原籍参加乡试,中举人。1863年,中探花,授翰林院侍讲学士。1881年,出任山西巡抚,开始筹办洋务,设广东水陆师学堂、枪炮厂、矿务局、广雅书院。1884年,张之洞擢升两广总督,起用冯子材抗击法军。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设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1894年,署理两江总督,反对签订《马关条约》,组练江南自强军,加强国防。1907年,其又任军机大臣,次年十一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1909年,病卒。 张之洞是晚清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其主张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在此思想指导下,提出了超越传统产业结构的思想主张。后将西学的视野从器物层面转向了政治制度层面,该理念的转变促使其成为清末新政的主角。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对于促进向西方学习具有积极作用。其还主张开办京师大学堂,强调师范教育,后与张百熙主持制定新学制,时称“癸卯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的在中国普遍实行的学制,奠定了中国现代学制的基石。著有《广雅堂集》《輶轩语》等书,辑为《张文襄公全集》。
爱新觉罗·奕(音xin)
爱新觉罗·奕䜣(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宗室,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奕䜣自幼与咸丰帝奕詝一同成长,深受道光帝宠爱。道光帝死后,根据其遗诏被封为恭亲王。咸丰三年(1853年)到咸丰五年(1855年)之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时废时起。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时,咸丰帝逃往承德,奕䜣以全权钦差大臣留守北京,负责与英、法、俄谈判,并与之签订《北京条约》。次年(1861年),咸丰帝驾崩,奕䜣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政权,授议政王,确立了两宫垂帘听政、亲王辅政的体制。此后直至光绪十年(1884年),长期为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大部分时间身处权力中心。后逐渐倦怠政事,终在“甲申易枢”中被罢黜。光绪二十年(1894年)再获起用,为甲午战争失败善后。此后至去世前,一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但暮气已深,无甚作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奕䜣逝世,享年六十五岁。谥号为“忠”,后世称“恭忠亲王”。有《萃锦吟》《乐道堂诗钞》等传世。 奕䜣是洋务运动期间清廷中枢的首脑人物,因精通洋务,被称“鬼子六”。他建议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标志着中国近代外交机构的萌生。西人称之为“(清)政府政策制订的主心骨”,“精明强干的政治家与外交家”。
爱新觉罗·载沣
爱新觉罗·载沣(1883年2月12日—1951年2月3日),字伯涵,号静云,晚年自号书癖,改名载静云,清宣宗道光帝之孙,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第五子,光绪帝载湉异母弟,宣统帝溥仪生父,清朝宗室,于宣统年间任监国摄政王。 载沣生于北京太平湖醇亲王府内。光绪十六年(1890年)袭王爵,成为第二代醇亲王。因义和团运动中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杀,他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被委派充任头等专使大臣赴德国道歉谢罪,拒绝德皇威廉二世跪拜要求。后欲游历欧洲诸国被阻,回国。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任军机大臣。同年11月其子溥仪入承大统,载沣任监国摄政王。次年代理陆海军大元帅。因此,在清朝的最后三年中(1909年—1911年),他是中国实际的统治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被迫辞去摄政王职,闭门家居,次年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民国十七年(1928年),载沣迁往天津幽居。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溥仪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持下建立“伪满洲国”,载沣拒绝日本人劝降之要求,并怒斥溥仪投靠日本,但此后醇王府的一切开支则由伪满“内廷”拨付。解放后,载沣将醇王府贡献给人民政府以作公用。1951年初,因多年老病感染风寒,不久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