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敦煌——经典壁画
莫高窟 第217窟 主室 北壁 时代:盛唐(公元713年-766年)
北壁通壁绘观无量寿经变一铺,画面大体分为三部分,中部的阿弥陀净土、西侧和下部的未生怨、东侧十六观。壁面中部为阿弥陀佛净土,居中绘主尊阿弥陀莫高窟 第249窟 主室 北披 时代:西魏(公元535年-556年)
北披居中绘的是乘龙车的东王公,现存下部东王公四龙车及前后待从方土等,龙车上部部分画面已毁。另外,还绘有乌获、开明、羽人、禺强、飞廉等神怪。在下方莫高窟 第257窟 九色鹿本生 主室 西壁 时代:北魏(公元368年-534年)
上画天宫伎乐十六身,中画千佛,中央趺坐佛说法图一铺,下南起画九色鹿王本生一铺、须摩提女因缘(前半部)。图下画边饰一条,下药叉一排(模糊)。莫高窟 第320窟 主室 南壁 时代:盛唐(公元713年-766年)
经变的主要部分受到华尔纳盗劫行径的严重破坏。但画面上部,四身散花供养的飞天保存完好。飞天两两相对称,在对称中又富于生动的变化。前面的一身回头,与后面的一身密切呼应。构图上,巧妙地利莫高窟 第329窟 西壁 龛顶 时代:初唐(公元618年-712年)
西壁开一斜顶敞口龛,龛内塑趺坐佛一身、弟子二身、菩萨四身,除佛像的身躯、衣饰及金刚座为初唐原作,其余为晚清重塑或妆修。龛顶上部绘飞天数身,南榆林窟 第25窟 主室 北壁 时代:盛唐(公元713年-766年)
北壁绘弥勒经变一铺,以弥勒在龙华树下成道说法为主体,以弥勒三会形成三角形结构。主尊前首先表现儴佉王以镇国七宝和宝幢献给弥勒,弥勒又将宝幢转赐于婆莫高窟 第257窟 九色鹿本生 主室 西壁 时代:北魏(公元368年-534年)
上画天宫伎乐十六身,中画千佛,中央趺坐佛说法图一铺,下南起画九色鹿王本生一铺、须摩提女因缘(前半部)。图下画边饰一条,下药叉一排(模糊)。 九色鹿本生故事画为横卷式连环画,绘八个情节,由左右两端开始,中间结束。画面为:1、溺人落水。2、九色鹿救起溺人调达。3、调达跪地谢恩。4、王后要国王捉鹿。5、调达告密...莫高窟 第23窟主室 北壁 时代:盛唐(公元713年-766年)
画面中央为佛说法图,周围及下部分别表现《法华经变》各品情节。因部分画面模糊,可明确读识的有: “序品”、“方便品”、“譬喻品”、“信解品”、“授记品”、“从地涌出品”等。莫高窟 第249窟 主室 北披 时代:西魏(公元535年-556年)
北披居中绘的是乘龙车的东王公,现存下部东王公四龙车及前后待从方土等,龙车上部部分画面已毁。另外,还绘有乌获、开明、羽人、禺强、飞廉等神怪。在下方的山林,还绘有野牛、黄羊、野猪等动物形象和射虎等狩猎场面。莫高窟 第217窟 主室 北壁 时代:盛唐(公元713年-766年)
北壁通壁绘观无量寿经变一铺,画面大体分为三部分,中部的阿弥陀净土、西侧和下部的未生怨、东侧十六观。壁面中部为阿弥陀佛净土,居中绘主尊阿弥陀佛,佛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左右各有胁侍菩萨两身。两侧平台上绘以观音或大势至为首的菩萨群像。阿弥陀佛的上部绘宏伟的大型建筑群,中间是前、后佛殿。